会议专题

中华鲟自然繁殖行为发生与气象状况之间的关系

对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历史(1963~1965年,1970~1975年)及现存(1983~2006年)产卵场共55次自然繁殖活动发生起始日的天气类型和气象要素(包括风、降水量、气温、气压、日照时数、湿度和云)状况及其变化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中华鲟自然繁殖行为的发生对阴雨天具有一定的选择性,而对多云天气则具有一定的回避性;产卵起始日前后天气类型的剧烈变化是诱导中华鲟自然繁殖行为发生的一个有利因素,现存产卵场内连续晴天天气也较容易诱发中华鲟自然繁殖行为的发生;除现存产卵场产卵起始日平均气温在第1批和第2批产卵活动之间表现出极显著差异外,产卵起始日其余气象要素在第1批产卵活动、第2批产卵活动和产卵起始日时间窗(最早和最晚产卵起始日的时间跨度范围)范围内三者之间并没有表现出显著的差异;第1批和第2批产卵活动产卵起始日的气压变动呈现出一定程度的相反趋势;与历史产卵场不同,现存产卵场产卵起始日的日照时数与水位和含沙量之间并不具有相互制约和补充的关系。表明气象状况也是影响中华鲟自然繁殖行为发生的重要因素。

中华鲟 自然繁殖 气象要素 阴雨天 产卵场

张辉 危起伟 杜浩 沈丽

农业部淡水鱼类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湖北荆州 434000 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湖北武汉 430070 农业部淡水鱼类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湖北荆州 434000 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湖北武汉 430070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际淡水渔业研究中民,江苏无锡 2 农业部淡水鱼类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湖北荆州 434000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际淡水渔业研究中民,江苏无锡214081 农业部淡水鱼类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湖北荆州 434000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际淡水渔业研究中民,江苏无锡 214081

国内会议

第八届全国环境与生态水力学学术研讨会

贵州

中文

446-455

2008-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