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坝下游总溶解气体过饱和预测模型比较研究

本文在总结了国内外关于坝下游总溶解气体(TDG)过饱和预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紫坪铺和二滩的原型观测资料,分别对经验公式和物理模型进行了分析验证。结果表明,经验公式由于针对具体大坝及其特定泄洪条件建立,普适性较差;物理模型从过饱和产生的物理机制出发,考虑因素较全面,适用性较好,但缺乏对高坝不同泄洪方式的考虑,且依赖于泄洪中掺气特性等物理量的准确预测。因此,建立更为适用的针对高坝泄洪过饱和问题的预测模型成为今后过饱和研究的重要内容。
高坝下游 泄洪方式 泄洪掺气 溶解气体过饱和 预测模型
蒋亮 李然 李嘉 李克锋
四川大学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 610065
国内会议
贵州
中文
576-580
2008-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