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内外定向诱导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男性生殖细胞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LIMSC)向男性生殖细胞分化可能性,为细胞移植治疗男性不育提供细胞来源。方法:HUMSC纯化培养后,体外采取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进行诱导培养,用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诱导后分化细胞形态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blot、PT-PCR检测诱导后的细胞男性生殖细胞特异性标记物的表达。体内经显微注射方法移植到不育小鼠睾丸曲细精管,对体内移植后的细胞行免疫组化、免疫荧光观察其存活、迁移及男性生殖细胞的特异性标记物表达等情况。结果:HUMSC经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诱导后可向精原细胞分化,分化的细胞免疫组化证实表达精原细胞的标记α6、c-kit和VASA;Western-blot、PT-PCR检测证实表达α6,而诱导前的细胞均不表达上述的标记;HUMSC体内移植后免疫组化显示其在睾丸微环境中可以存活至少120天并发生从管腔→基底膜→管腔迁移;免疫荧光证明HUMSCs移植后在睾丸微环境中可以进一步分化,表达生殖细胞特异性标记物VASA。结论:HUMSCs能定向诱导分化为早期男性生殖细胞,表达生殖细胞的相关标记;体内移植HUMSC到小鼠曲细输精管后能在异种睾丸中存活、迁移并进一步分化为早期男性生殖细胞,提示HUMSCs将可能为治疗男性不育提供一种新的细胞来源。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男性生殖细胞 细胞分化 男性不育
马廉 林丽敏 唐秋灵 吴小英 林广裕 谢庆东 黄天华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儿科 汕头大学医学院生殖医学研究中心
国内会议
中国毒理学会放射毒理专委会联合免疫毒理专委会、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致突、致畸、致癌专委会2008年全国学术会议
兰州
中文
236-247
2008-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