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幅提高竹子在大熊猫日粮中的比例对大熊猫健康与繁殖性能的影响
长期以来,在圈养大熊猫的饲养中大量饲喂多种非竹类食物,如牛奶,鸡蛋、牛肉等多种动物来源蛋白以及由谷类作物(玉米,大米,小麦等)为主配制成的窝头、饼干等人工饲料,与此同时伴随着某些疾病如慢性腹泻的高发。野外观察表明,未发现野生大熊猫排出粘液便,可是圈养大熊猫排出粘液便的现象非常常见。从2005年9月起,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彻底改变了大熊猫的传统饲养方法,将所有动物来源蛋白从日粮中全部剔除,并大幅降低人工饲料的饲喂量,与此同时,大量饲喂竹子、竹笋等自然食物。经过两年的实践,大熊猫身体状况与繁殖性能得到明显改善,表现为:粪便量增加、粪便质量得以明显改善,排出粘液便的频率显著下降,消除了慢性腹泻同时再没有新病例出现,成年大熊猫出现体重上升,雄性大熊猫繁殖性能得到改善,表现为:成年大熊猫睾丸体积增加,从2004-2005年的337.6cm3增加到2006-2007年的446.3cm3;精子畸形率下降,从2004-2005年的54.6%下降至2006-2007年的28.7%,2005到2006年连续两年繁殖大熊猫22只,成活20只,创基地自建立以来的最好繁殖成绩。上述结果表明,自然食物更有助于维护大熊猫健康以及繁殖性能。
大熊猫 繁殖性能 饲养管理 竹类食物
侯蓉 Mark S.Edwards Kati loeffler 张志和 王成东 刘玉良 罗娌 Copper Aitken-Palmer 黄样明 Carlos Sanchez 兰景超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 610081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National Zoological Park
国内会议
青岛
中文
539
2008-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