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氮麻醉的脂质学说与蛋白质学说

哺乳动物包括人在内暴露在大于0.4MPa压缩空气或氮氧混合气达到0.3MPA氮分压时就可发生以中枢神经系统紊乱为特征的氮麻醉。氮麻醉的程度与个体差异关系明显,当氮分压在0.32-0.44Mpa下患者可有轻度的欣快、自信,精细动作效率低、自制力稍差、理解力稍差。这种作用随氮分压得升高而逐渐加重,随氮分压的下降症状可很快缓解和消失。对于氮麻醉的发生机理尚不清楚,主要的观点有经典的“脂质学说”和近些年的“蛋白质学说”。 本研究从神经化学水平对氮麻醉以及高压神经综合征(HPNS)的发生发展进行了新的阐释,GAGA神经递质传递的中断可能是引发氮麻醉症状以及作用于NMDA受体的5-羟色胺和谷氨酸神经递质紊乱的解释之一。通过对受体通道的研究结果提示,包括氮气在内的具有麻醉潜质的惰性气体是可以与受体通道直接相互作用而发挥效应的,有力地支持了蛋白机理学说。

潜水作业 氮麻醉症 神经紊乱 蛋白机理

刘晓波 姚健 孙永军 朱嘉

海军医学研究所,上海 200433

国内会议

第五届五次全国高气压设备学术研讨会

西宁

中文

93-95

2008-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