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重症监护病房深静脉导管感染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深静脉导管感染率,为临床防治导管相关感染提供参考。 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ICU自2006年12月到2007年12月来所有送检的深静脉导管病原菌培养结果,对不同导管来源、留置部位、留置时间的深静脉导管感染率及病原菌分布进行x2检验,并作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252例深静脉导管样本中,有60例培养结果阳性(23.8%);其中:急诊带入导管的感染率80%(24,30例)、ICU置管11.1%(20/180例)、其他科室带入38.1%(16/42例);颈内深静脉导管的感染25.3%(19/75例)、锁骨下6%(6/100例)、股内深静脉45.5%(35/77例);导管留置时间≤7天的感染率为17%(30/176例),时间>7天39.5%(30,76例),采用X2分割法两两比较均统计学差异显著(P<0.01)。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不同导管来源、置管时间、留置部位均为深静脉导管感染的危险因素。病原菌中阳性球菌14例(23.3%)、阴性杆菌24例(40%)、真菌20例(33.3%)、混合菌生长2例(3.3%),x2分割法比较急诊与其他科室带入导管的阳性球菌、阴性杆菌感染率差异显著(P<0.01),锁骨下与股内深静脉导管的真菌、阴性杆菌感染率差异显著(P<0.01),留置时间≤7天与时间>7天的真菌感染率差异显著(P<0.01)。 结论:不同导管来源、留置时间、留置部位与深静脉导管感染率及病原菌类型密切相关。

深静脉导管 院内感染 导管相关感染 重症监护病房 临床防治 病原菌

陈扬波 张庚 季春莲 胡马洪 许秀娟 金东 李玉花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 ICU 310012

国内会议

第二届中青年医师急危重症论坛

宁波

中文

215-218

2008-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