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区人工林拟天然化经营技术
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区人工林大规模经营始于上个世纪70年代末的三北工程启动后,经几十年的建设,成效十分显著,对该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由于树种单一,形成大面积的纯林显现许多生态问题,主要表现在:1.生物多样性锐减,野生动植物种类减少;2.人工林地力在衰退;3.林分抗御病虫害的能力变弱。针对这些问题依据“近自然林业经营”的理论,提出了该区人工林拟天然化经营的技术措施:1.依据当地天然林分中树种组成,在人工林中配置造林树种;2.人工造林时密度模拟天然林的群丛式配置,适当稀植;3.根据立地条件采取形式多样的混交类型;4.在原有荒山荒坡等具有天然植被基础的地类,进行人工造林与自然封育相结合,促进天然植被的恢复;5.幼林抚育时适当保留一定种类一定数量的非目的树种;6.对成熟纯林采伐采取带状或团块状间伐,保留天然下种更新其幼苗形成复层异龄混交林。
半干旱区 经营技术 森林资源 林业建设
王力刚 赵岭 李峰 高野
黑龙江省森林与环境科学研究院 齐齐哈尔市 161005
国内会议
哈尔滨
中文
1171-1173
2008-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