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封育柞蚕场蒙古栎林不同恢复阶段的种群结构与群落多样性

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以柞蚕场蒙古栎在平茬后经不同时间(9年、12年、57年)封育保护而形成的蒙古栎次生林及对照柞蚕场蒙古栎林(3年生)为研究对象,对辽东山区蒙古栎次生林不同恢复阶段的种群结构与群落多样性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封育林龄的增长,乔木层蒙古栎种群所占的重要值比例在降低,蒙古栎林在恢复演替进程中不断向阔叶混交林的方向发展;灌木物种间的重要值差距在减小;草本层植物种类在不断减少;蒙古栎林优势种群径阶分布宽度增加,径阶分布趋向于正态分布。在封育不同恢复阶段,羊胡苔草重要值均表现为最大(>40%),是草本群落最主要的物种。不同恢复阶段林分乔木层、灌木层物种多样性表现为随封育林龄的增长而增大,草本层多样性表现为随封育林龄的增长而减小。

蒙古栎次生林 种群结构 群落多样性 柞蚕场 封育林

尤文忠 邢兆凯 赵刚 颜廷武 张慧东 魏文俊

辽宁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辽宁沈阳 110032

国内会议

第八届中国林业青年学术年会

哈尔滨

中文

686-689

2008-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