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流域农田生态系统地气交换和湍流通量观测研究
本文对淮河流域寿县国家气候观象台2007年7月至2008年4月采用涡度相关法测得的地气间湍流通量和近地层辐射分量及气象要素数据进行分析,分析的基本结果是:4米高度平均风速约为2.0m/s,平均相对湿度约为78.5%,平均气温约为14℃。;各辐射分量日变化较明显,月平均日变化峰值的最大值大多出现在春,夏两季,只有反射短波辐射日变化峰值出现在冬季,有积雪时的反射短波辐射很大,反照率平均值达到64.6%。;在作物生长期,白天CO2通量为负值,日平均负最大值达-0.59mg·m-2·s-1~0.64mg·m-2·s-1,整个观测期CO2通量平均值约为-0.16mg·m-2·s-1,农田明显为CO2的汇: 当地存在能量不闭合的问题,平均能量闭合误差约为25%,差额热通量月平均最大日变化峰值约为186.1 W·m-2.。各月平均能量闭合率变化范围为0.53~0.97,波文比值小于0.5。
辐射平衡 农田生态系统 地气交换 湍流通量
伍琼 郑宁 田红 严平 杨书运
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合肥 230036 安徽省气候中心,安徽,合肥 230031
国内会议
哈尔滨
中文
804-809
2008-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