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贸易实践分析
通过对国际间碳贸易理论与实践的总结和分析,对国际间碳贸易的形式、特点及发展进行了研究。在《京都议定书》框架下,清洁发展机制(CDM)是唯一与发展中国家相关的减排机制。中国森林覆盖率较低,可进行京都规则碳贸易的面积巨大,所具有的CDM项目潜力居世界首位,另外还有面积更广大的宜林荒山荒地可展开非京都规则生态恢复项目。一方面中国作为温室气体排放大国,在国际上正承担越来越大的减排压力,也迫切需要尽可能大的国内碳贸易市场;另一方面,自然生产力也限制了林业碳贸易的总量,因此中国林业系统不适宜大规模发展京都规则的碳贸易项目,林业系统引入外资的重点应是非京都规则的生态恢复项目。中国进行碳贸易的重点应该是国民经济节能,即通过CDM引进能提高能源利用率或增加温室气体分解的技术,实现温室气体减排。
碳贸易 碳汇项目 清洁发展机制 森林覆盖率 京都议定书 温室气体分解
杨书运 严平 王凤文 李博
合肥市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国内会议
哈尔滨
中文
832-835
2008-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