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中国石蒜母球个体间无性繁殖差异及其对子球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对休眠初期的中国石蒜进行无性繁殖,研究母球个体间繁殖及其对子球生物学性状差异性影响。 结果表明:(1)中国石蒜母球个体间繁殖差异很大,获得子球数量从1~19个不等,繁殖系数均值为7.09,出现小球个数为2~5个的频度最大,占总频度的73.33%,上述频度范围内子球数占总数的80-35%;(2)子球质量及数量与母球质量之间不存在相关性;(3)子球形成初期,子球大小直径、高度间均存在显著相关性,母球大小直径间存在相关性;(4)来自同一母球的多个子球生物学性状间表现极为复杂的情况,即部分性状间极显著相关,部分仅显著相关,部分不相关。作者建议:在中国石蒜无性繁殖时,结合内源激素和营养物质的测定,以便根据相关数据挑选适宜母球;加快对中国石蒜无性繁殖和配套培育技术的研究。

中国石蒜 母球培育 无性繁殖 生物学性状 内源激素

杨志玲 杨旭 谭梓峰 于华会 刘若楠 甘光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浙江 富阳 311400 云南农业大学,云南,昆明,650102

国内会议

第八届中国林业青年学术年会

哈尔滨

中文

200-203

2008-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