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微创带血管蒂骨瓣转移术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应用微创带血管蒂骨瓣转移的方法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自2001年7月至2006年1月于我院手术,且资料完整者232例,均为单侧发病,男146例,女86例,年龄22~55岁(平均39.8岁)。按Ficat分期标准分为,Ⅱ期114例,Ⅲ期96例,Ⅳ期22例。采用带旋股外侧血管升支髂骨瓣转移术83侧;旋股外侧血管升支臀中肌支大转子骨瓣转移术66侧;带旋股外侧血管横支的大转子骨瓣转移术54例;联合带旋股外侧血管横支、升支臀中肌支大转子骨瓣转移术29例。切口平均长度9.8cm。对其中的58例进行手术前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以明确坏死股骨头血运重建状况。 结果:术后16~58个月23例改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其中Ficat Ⅱ 4例,Ⅲ期11例和Ⅳ期8例。术后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明显提高(术前平均57分,术后平均87.8分),临床成功率为87.5%,影像学成功率为79.7%。Kaplan-Meier生存分析提示。Ficat Ⅳ期病例生存率较FicatⅡ、Ⅲ期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P=0.0084)。56侧重建股骨头手术前后DSA造影评估提示血管蒂充盈好,骨瓣血运丰富。 结论:应用微创化带旋股外侧血管升支,横支或联合双血管蒂骨瓣转移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骨瓣血供确切,股骨头血运重建良好,早中期随访疗效满意。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微创手术 带血管蒂骨瓣转移术 临床疗效

赵德伟

116001 大连,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骨科

国内会议

第三届全国骨坏死暨髋关节疾病研讨会

西安

中文

82-88

2008-05-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