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I型白化病人的四种TYR基因新突变

眼皮肤白化病I型是由于酪氨酸酶(tyrosinase,TYR)基因发生突变引起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是眼皮肤白化病(oeuloeutaneous albinism,OCA)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也是临床表型及危害最为严重的类型。患者皮肤白色,毛发也因色素缺乏呈白色或者浅黄色。机体发育过程眼色素缺失导致无法矫治的严重视力低下伴眼球震颤、斜视、视网膜中央小凹发育不良、视神经通路异常等眼表现。酪氨酸酶是一种具有多种酶活性的黑素小体跨膜蛋白,其将酪氨酸羟化为多巴是黑色素合成过程中的关键步骤。根据TYR基因突变后酪氨酸酶是否存在残留活性,可进一步将OCA1。划分为OCA1A和OCA1B两个亚型,OCA1A毛发颜色终身不变,OCA1B出生后毛发颜色逐渐出现不同程度的加深。TYR基因包括5个外显子,长约50kb,位于染色体11q14-q21区域。5个外显子的长度分别为819,217,147,183和219bp。包括最初18个信号肽在内,共有529个氨基酸组成。目前已有近200个病理性突变在不同人群中报道,但是关于中国人群中OCA1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对14例OCA1患者和两例携带者进行了TYR基因分析,发现4种新的致病性突变,一种已知突变在中国大陆白化病人中高频出现。

眼皮肤白化病I型 单基因隐性遗传病 酪氨酸酶 基因突变 临床表型 发病机制

王瑜 郭小黎 李巍 连石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皮肤科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

国内会议

2008北京地区皮肤科学术年会

北京

中文

7-10

2008-04-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