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隔姜灸对肝郁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作用的实验研究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黏膜慢性炎性疾病,具有病程冗长、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等特点。西医主要采用内科治疗,控制急性发作、缓解病情、减少复发、防止并发症,但效果不是很理想,且副作用较多。中医药疗效肯定,研究也在不断深入,本研究从传统中医外治法入手,观察隔姜灸对肝郁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intestinal polypeptide,VIP)的影响,探讨隔姜灸治疗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

隔姜灸 肝郁脾虚型 溃疡性结肠炎 中医外治法 白介素-1β 白介素-10 血管活性肠肽

王轶 杜炳林 张燕生 钟馨

北京中医药大学 100029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综合外科 100078

国内会议

中国中医肛肠教育研讨会暨第十二届中日大肠肛门病学术交流会

成都

中文

629-630

2008-04-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