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亟待改变最应受到敬养者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一项高效益对策——论尽快建立农村渐进尚齿型社会养老保障制度

作者首次提出建立农村渐进尚齿型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即由政府出资,首先对8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按月以100元为基数发放养老金,数额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并随经济的发展逐渐向低龄老年人推进,养老金基数也随经济的发展而逐渐增加。为此,本文从五个方面进行了论述:①谁是最应受到敬养者——从中外传统文化、现代文明的角度阐述了敬养老具有世界性,指出老年人是最应受到敬养者;②谁又生活在社会最底层——通过对生存状况的分析,指出农村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年人是弱势群体中的最弱者,他们“相对贫困”乃至“绝对贫困”并身心受到双重折磨和伤害,生活在社会最底层;③主要原因分析——主要依靠家庭养老“一根支柱”,老年人没有独立的经济地位,很少分享发展成果,缺乏社会养老保障,是其贫困、家庭地位低下、社会地位低下的内因和主因;④主要对策——建立渐进尚齿型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提出该制度的具体内容,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并指出其产生和发展的客观必然性;⑤对策的高效益——意义的全局性,阐述了对尊老敬老风气、社会和谐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促进作用。

养老保障制度 社会最底层 弱势群体 家庭养老 可行性分析

刘广新 刘书鹤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山东社会科学院,人口老龄化研究中心

国内会议

第三届中国社会保障论坛

北京

中文

1762-1773

2008-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