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在心脑血管病中的药理研究和临床应用
黄连人药历史悠久,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性寒、味苦,归心、脾、胃、肝、胆囊、大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除疳安蛔之功效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后世医家对其作用又加以补充,如《日华子本草》增补:“治五劳七伤,益气,止心腹痛。惊悸烦躁,润心肺。”《珍珠囊》曰:“泻心火,心下痞。”王好古认为:“主心病逆而盛,心积伏梁。”《本草备要》:“安心,除痞满。”均论述了黄连治疗心脏疾患的功效。近年来,现代医学黄连的药理作用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明确了黄连的化学成分主要含小檗碱,其含量为7%~9%,另外尚有黄连碱、甲基黄连碱、掌叶防己碱、非洲防己碱、黄柏酮、黄柏内酯等。其主要成分小檗碱,除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外,对心脏也有着明显的作用。本文现对黄连在心脑血管病中的药理研究和临床应用进行介绍。
黄连 化学成分 心脑血管病 临床药理 临床应用 小檗碱 掌叶防己碱
朱亚萍
天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部,天津 300193
国内会议
中国·天津第五届国际中医药学术研讨会暨第九届国际针灸学术交流会
天津
中文
445-446
2006-10-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