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司馬遷與班固對《春秋》的看法及其歷史書寫的自我抉擇

本文强调史家的史识与自我意识,古人的语言、语境或与现代人有异,但是透过他们对具体历史问题的反应与历史书写的自我抉择,还是可以观察古代史家间的异同,理解他们的思想。这种观察与理解,是史学工作者之间的对话,对史学史认识的提升是有帮助的。在经学兴盛而先秦诸侯史记亡佚的汉代 “孔子(春秋》”具有经学与史学的双重性质,如何看待它的史义与人们对先秦史学的认知有很大关系,同时两者是互为因果的。司马迁与班固对《春秋》的性质与历史定位都有自己的看法,他们的看法源自他们的家学与时代,及由此产生的史学史意识。两位史家在《春秋》问题上反映的史学史意识关系到他们历史书写的自我抉择,同时也关系到我们对中国古代史学的认识,本文分别作了讨论。

司马迁 班固 《春秋》 历史定位 古代史学

戴晉新

輔仁大學歷史學系

国内会议

“人文学术的中国语境”学术研讨会

北京

中文

43-56

2006-09-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