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饵中不同大豆浓缩蛋白含量对中华绒螯蟹生长和体成分的影响
本文对配饵中大豆浓缩蛋白(SPC)含量对中华绒螯蟹生长和体成分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其作为中华绒螯蟹饵料蛋自源的最适添加比例。根据中华绒螯蟹对饵料中蛋白的需求,用SPC逐浙替代鱼粉作为蛋白源配制成6种近似等蛋等能的饵料,其中SPC在饵料中的含量分别为0、11、22、33、44和56%(分别替代饵料中鱼粉质量的0、18.64、37.93、56.90、77.19和100%)。中华绒螯蟹随机分为6组,分别用上述6种饵料饲喂,组1为对照组,饵料蛋白源全部为鱼粉,50d后,分析SPC对中华绒螯蟹生长和体成分的影响。生长试验表明:随着SPC在饵料含量中的升高,中华绒螯蟹成活率呈下降之势,组1-5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组6(100%替代)与组1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蜕壳率先随SPC在饵料中的含最升高而上升,而后下降,显著性分析显示,组1-5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组6显著低于对照组1(P<0.05):增重率、特殊体长(宽)增长率的变化规律与蜕壳率相似,即组2-5和组1之间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组6显著低于对照组1(P<0.05);分析得出SPC可以替代饵料中鱼粉至77.19%,而不影响生长,而二次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替代比例为38.74%时,可以达到最佳的生长效果。饵料利用结果表明:饵料转化率、蛋白质效率和蛋白利用率体均先随SPC含量升高而升高,而后下降,其中组6显著低于组1(P<0.05)。体成份结果表明:随SPC含量的升高,蟹体水分含量呈上升之势,粗蛋白和粗脂肪呈下降之势,灰份不存在规律性变化,显著性分析表明,水分含量各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组5、6蛋白质含量显著低于组1(P<0.05),组,4、6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组1(P<0.05)。
绒螯蟹养殖 饵料配制 大豆蛋白 螯蟹生长
李二超 陈立侨 蔡永久 李康 陈杰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上海 200062 美国ADM公司,香港
国内会议
青岛
中文
33-40
2006-09-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