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鹅源副粘病毒研究进展

鹅副粘病毒病是在我国首次发现的一种鹅的烈性传染病.本病最早于1997年2月被扬州大学王永坤和华南农业大学辛朝安在国内首次发现.1997年以来,该病在全国许多省市的鹅群中流行,给鹅场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已成为我国养鹅业危害最大的传染病.鹅副粘病毒病是由禽副粘病毒I型引起的以鹅消化道病变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可高达98%.其病变特征为:脾脏和胰腺肿大,有灰白色坏死灶;肠道出血溃疡,并附有大量纤维素性结痂,不易剥离.为了研究鹅副粘病毒病的致病机理、免疫机理以及特异性的诊断和预防,国内多家科研院所从病原的分离与鉴定、流行病学,病理变化嘲的研究,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鹅源副粘病毒 致病机理 免疫机理 病原鉴定

左玉柱 丁壮

吉林大学畜牧兽医学院动物重要病原与疫病研究室,吉林 长春 130062

国内会议

吉林省畜牧兽医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

长春

中文

248-253

2005-10-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