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微量元素变化与肝性骨病的关系探讨
为探讨血清微量元素变化与肝性骨病的关系,我们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等方法分别测定32例肝硬化、32例慢性肝炎患者铜(Cu)、锌(Zn)、硒(Se)、镉(Cd)、铝(Al)水平,并与31例健康者对照。其中17例患者及12例健康者行骨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肝硬化组血清Zn、Se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01,P<0.01),而血清Cd、Al水平明显升高(P<0.001,P<0.001)。组织学发现14例骨质疏松(OP),OP发生率为82.35%。OP患者重度组血清Zn、Se水平较轻度组明显下降(P<0.05,P<0.05),而血清Cd、Al水平显著升高(P<0.01,P<0.01)。提示肝硬化患者血清Zn、Se、Cd、Al存在明显异常,在肝性骨病(HBD)的形成过程中均起着重要的作用。适当补充Zn、Se,减少Cd、Al的摄入,是防治HBD的重要方法之一。
慢性肝病 微量元素 骨组织学 肝性骨病 血清微量元素
王义国 刘倩 王文奇 陈自平 闫明先
山东大学临床医学院千佛山医院消化科(山东 济南250014) 山东大学临床医学院千佛山医院消化科(山东 济南 250014)
国内会议
济南
中文
107-108
2005-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