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辽宋金元科技创新与理学关系的几点定量定性分析

本文将李迪、查永平的《中国历史科技人物生卒年表》和杜石然主编的《中国古代科学家传记》中所收公元900~1400年间的人物分为“一般”和“精英”级别,以1150年(即朱熹“弱冠”之年)为分界点,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前后两段的人数相等,宏观上认为理学对科学技术人才“产出”数量没有明显影响。并考察科学家接受理学的情况,特别是与理学“(河)图(洛)书派”象数学的关系。最后评析理学“格物致知”、“穷理”之说,认为其对精英层的科技哲学观和认识论方法论乃至科技成果的提升,既有积极作用,也埋伏着消极的因素。

科技创新 理学 科技哲学观 认识论 方法论

许康 莫再树

湖南大学,湖南 长沙 410082

国内会议

第十届国际中国科学史会议

哈尔滨

中文

156-169

2004-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