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亚临床血管病变与临床实践--中国亚临床血管病变与动脉功能评价多中心临床研究

血管造影技术和与此相关的介入治疗在临床上的应用开辟了人类对冠心病认识和治疗的新纪元.随着对血管病变的深入认识,我们已知血管壁病变而不是管腔病变的发生发展才是各种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基础,因此,早期发现和干预亚临床期血管病变的进展是延缓和控制心血管事件的根本措施。最近几年来发表的许多对大规模临床试验结果的再分析和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证实,与大动脉僵硬度增大密切相关的脉压(pulsepressure, PP)增加是较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 SBP)和舒张压(diastolic bloodpressure, DBP)更显著的预后心血管事件影响因素。因此,对大动脉结构和功能改变评价方法及其确切的预后意义的研究成为当今心血管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之一。本文介绍了动脉功能及其检测情况,分析了动脉缓冲功能的影响因素,对脉压、主动脉僵硬度和心血管危险做一探讨,并提出药物对动脉弹性的影响。

血管病变 大动脉结构 动脉缓冲功能 评价方法 检测技术

王宏宇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内科

国内会议

第3届中国医师论坛

北京

中文

413-419

2003-04-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