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三峡工程明渠渡汛期通航水力学观测分析

导流明渠是三峡工程二期施工长江唯一的泄水通道,同时兼顾着导流和通航两大任务,在汛期既要保证安全渡汛,在设计通航流量条件下又要保证安全通航。 本文从流态、流速、航迹线及船只对岸航速等方面介绍了导流明渠建成后两年汛期水力学观测成果。1998年是导流明渠建成后的第一年,由于明渠内部受未挖净的堆积和淤积影响,使明渠内部分区段水位和流速大于设计值,流态也不好.通过1998年洪水的冲刷后,实测地形与设计基本相同。1999年观测:明渠流态有明显好转,流速、水位也同设计值和试验值更接近些。通过对两年实测资料的分析并与模型试验对比表明:从水力学角度明渠设计采用的高低渠结合方式较好地解决了弯道水流的向心问题,使明渠流态更趋合理。实测明渠通航船只对岸航速均大于1m/s,船只通航流量大于其相应船舶(队)的设计通航流量,满足设计要求。

水利工程 施工导流 导流明渠 通航水力学

汪世鹏 陈元清 宁廷俊

长江科学院宜昌科学研究所

国内会议

第十四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

海口

中文

205-210

2000-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