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气事件角度看上海地区的梅雨变化
采用1960-2007年上海地区入、出梅日期和11个站点的逐日降水、气温及雷暴资料,根据空间标准化方法分析了上海地区梅雨降水的空间分布变化特征,并从不同量级降水、雷暴、高温酷暑等天气事件角度分析了1960以来的上海梅雨期气候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上海梅雨期降水量空间分布在城市化进程加快时期(1984-2007年)呈现出明显的城市效应;且梅雨期降水量的变化趋势亦存在城郊空间分布不均特征,城区梅雨量的变化速率(增加趋势)更快。(2)上海地区梅雨期连阴雨程度有所减弱,主要由无雨事件增加造成;全区一致的小雨事件减少及大雨以上量级的降水事件增加反映出梅雨期降水事件的降水强度增加特征。(3)尽管梅雨期的雷暴频数变化不明显,但雷暴降水强度有所增强,特别是中心城区及南部郊区。(4)1980s中期之后,上海地区梅雨期的高温事件进入频发阶段。其中以21世纪以来的高温酷暑现象尤为突出。
天气事件 上海地区 梅雨降水 空间分布 变化特征
靳利梅 梁萍
上海市气候中心,上海 200030
国内会议
江苏南通
中文
117-121
2009-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