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南京地区一次强雷暴天气过程分析

强对流天气是夏季长江中下游地区多发的灾害性天气,其天气过程的产生和发展受者诸多内外因素的影响,比如水汽条件、大气垂直运动等。2008年5月27日午时12时19分在南京地区发生的强雷暴天气是一次典型的强对流过程。本文通过运用多途径分析方式去分析此次过程,使用较为全面的探测资料力求更加准确的分析判断雷暴生命期特征,通过分析结果可知雷暴之前南京地区持续高温使该地蓄积了大量小稳定能量是此次雷暴的先决条件,充足的水汽供应、强烈的大气垂直运动及大气中的不稳定层结为此次雷暴天气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南下的冷字气触动了不稳定能量,是此次雷暴的诱发因素。

强雷暴天气 强对流过程 气象物理参数 卫星云图 多普勒天气雷达图 南京地区

刘若冰 陈渭民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遥感学院,南京 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遥感学院,南京 210044 江苏省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南京 210044

国内会议

第六届长三角科技论坛——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

江苏南通

中文

193-198

2009-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