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高速公路低能见度浓雾监测预报中的几点新进展

对沪宁高速公路江苏段26套交通气象自动监测站(AWM)每分钟一次的能见度、相对湿度、温度、风向风速等低能见度浓雾天气过程实时资料分析,证实了浓雾具有较强的地域性特征:在丘陵、水网密集地区多局地性浓雾;日出后是团雾多发时段并阐述了团雾的特征、霾雾混合作用造成的低能见度浓雾过程,同样具有“象鼻形”前兆;夏季由于汤山站地形的原因,会出现单站的低能见度浓雾,因而值得关注。本文探讨的几点新进展在交通气象工作中有实际的参考应用价值。

高速公路 交通气象 低能见度浓雾 天气过程 监测预报

田小毅 袁成松 吴震

南京交通气象研究所,南京 210008

国内会议

第六届长三角科技论坛——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

江苏南通

中文

553-559

2009-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