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作为广西岩溶大石山地区粮食作物栽培的研究
为了探索广西岩溶大石山地区用马铃薯作为粮食作物来种植,以及用微型薯(MT)作为种薯的可行性,从而解决该贫困山区的粮食自给问题,于1999年至2000年在具有典型卡斯特地貌(岩溶大石山)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大化瑶族自治县的七百弄乡弄石屯开展了(1)引进日本中熟的马铃薯品种“西丰”,开展用普通块茎(CT)作种薯(每个约40 g)和用MT作种薯(每个1~3 g)的试验研究;(2)引进8个玉米新品种种植并与当年马铃薯的产量进行比较;(3)开展玉米高产示范,并与当年马铃薯的产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马铃薯的生育期不受该地区环境条件的影响,但受种薯类型的影响,即MT的生育期较CT的长;在岩溶大石山地区种植马铃薯,其商品薯数不受种薯类型的影响;用MT作种薯的商品薯鲜重和干重均显著低于用CT作种薯(分别是CT的69%和71%);用CT和MT种植的马铃薯,其商品薯折干产量两年平均每平方米分别达0.70 kg和0.5 kg,远高于8个玉米新品种的平均产量(仅0.43 kg);而且,2000年用CT和MT种植的马铃薯的折干产量每平方米分别达0.75 kg和0.56 kg,等于或高于8户农民的玉米高产示范的平均产量(0.56 kg);春种马铃薯可以提早种植秋玉米,从而避开玉米灌浆期遇到的冬旱,提高单位面积生产量。因此,在岩溶大石山地区可以用马铃薯作为粮食作物来种植,并可利用微型薯作为种薯;同时,该地区还可作为马铃薯的种薯生产基地。
马铃薯 微型薯 种薯类型 粮食作物 引种栽培 石山地区
郑虚 时成俏 蒙炎成 唐秀桦 韦威旭 韦民政 覃维治 罗霆 黎炎
广西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南宁 530007 广西农科院玉米研究所,南宁 530007 广西农科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南宁 530007 广西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南宁530007
国内会议
陕西榆林
中文
342-346
2009-07-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