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消胀巴布剂治疗肝硬化腹水大鼠疗效观察及对胃肠动力的影晌

目的:探讨消胀巴布剂治疗肝硬化腹水大鼠疗效与作用机制。 方法:Wismr大鼠,70只,24只为正常,46只为模型。模型以0.5%DMN溶液按照0.2ml/100g,腹腔注射,隔天一次。4周后,挑选成模大鼠36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安慰组、敷贴组。正常鼠分为正常、正常安慰及正常敷贴组。安慰剂与敷贴均按成人与大鼠体表面积比例换算,约1cmx1cm大小,取同人脐部位置,脱毛.用橡皮胶固定,用药两周,隔日换药。观察所有大鼠体重、腹围、腹水量、肝功能、胃内容物残留率及小肠推进比的变化。 结果:模型组、安慰组、敷贴组大鼠的体重、腹围及腹水、白蛋白含量、总蛋白含量均低于正常组(p<0.05),模型组、安慰组、敷贴组大鼠的胃残留率均大于正常组(p<0.01),且敷贴组大于模型组、安慰组(p<0.05)。模型组、安慰组、敷贴组大鼠小肠推进比明显小于正常组(p<0.01),且敷贴组大于模型组及安慰组(p<0.05)。 结论:消胀巴布剂可促进肝硬化大鼠的腹水明显消退。腹水消退的机制可能与胃肠动力的提高有关。

消胀巴布剂 肝硬化腹水 胃肠动力 动物模型

曾贞 邢枫 刘成海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上海高校中医内科学E-研究院

国内会议

第二十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

南宁

中文

414-415

2009-07-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