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压下构造破碎带突水“渗流转换”理论与试验研究
基于我国煤矿重大突水事故多为断层和陷落柱突水、且常发生滞后型突水的事实。在分析总结典型突水实例特征的基础上,设计并进行了高水压下构造破碎带突水模拟实验。得到了不同充填物类型构造破碎带,在1-5MPa的水压下,充填物冲出量、突水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发现水压小时构造破碎带突水量随时间变化不大,而在高水压下突水量经过由小到大变化过程。以实验结果为基础,结合煤矿突水实例特征,提出高水压条件下构造破碎带突水可经历由孔隙流至裂隙流直至管道流的渗流类型转换过程,认为“渗流转换”是高水压下构造破碎带滞后型突水的内在机理,指出了“渗流转换”理论的应用方向。
构造破碎带 渗流转换 突水事故 模拟实验 水压条件
李文平 刘启蒙 胡戈 孙如华 李小琴 乔伟
中国矿业大学,徐州,221008 安徽理工大学,淮南,232001 山东省地质科学实验研究院,济南,250013
国内会议
成都
中文
545-549
2009-06-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