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CRT起搏器置入技术难点解新

心脏再同步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therapy,CRT)难治性心力衰竭,通过现有的大规模、多中心临床试验(包括INSYNC、MLJSTIC、PATH-CHF-I、VENTAK-CHFMIRACLECOMPANION CARE-HF等)的结果表明,CRT恢复了心脏的电机械同步,改善了心脏的结构和功能,阻止了心力衰竭的发展,均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但仍有近1/3的患者对CRT治疗不理想,这主要与AV间期不理想、心室内传导延迟或VV间期不理想、左心室电极位置不理想、合并其他心律失常、不存在心室机械收缩不同步、未继续最优化的药物治疗配合等有关。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能否获得理想左室电极导线位置,如果没有到达理想的部位,理想的AV、VV间期的调控则很难实现。但在临床实践中,左室电极导线能否成功置入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本文简要介绍了左室电极导线置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常见困难及解决策略。

心脏再同步治疗 心脏起搏器 左室电极导线置入 机械收缩 药物治疗

李学斌

国内会议

第14届中国心律学论坛

昆明

中文

354-359

2009-05-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