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房颤导管消融后的P波改变

心房颤动(以下简称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该病可引起心悸、胸闷等临床症状以及脑卒中等血栓栓塞并发症和心力衰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疾病关系密切,轻者影响生活质量,重者可致残甚至致死。自1998年Haissaguerre等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应用肺静脉电隔离术治疗房颤的成功经验以来,房颤的导管消融治疗进展迅速,已成为根治房颤的主要方法。这种心房解剖和电生理改变可对术后窦性心律下体表心电图的P波形态产生影响,有时可能对患者的远期预后和术后处理有所启示。本文介绍了窦性心律下心房内激动传导与P波的形成,分析了肺静脉隔离术对P波的影响、基质消融和线性消融对P波的影响。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 P波改变 肺静脉隔离术 心律失常

董建增 蒋晨曦

国内会议

第14届中国心律学论坛

昆明

中文

498-503

2009-05-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