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中国银行体系关系型信贷的有效性:一个市场评价

在不对称信息下,关系型银行可以利用信息优势参与借款企业治理,降低代理成本.文章实证分析了1996~2008年中国上市公司发布获得银行信贷公告后的市场反应,发现,上市公司发布获得银行授信和债务重组公告会引起股价显著性上涨.这表明,中国银行体系自1996年以来有意识地建立长期稳定的银企合作关系的措施具有治理效应.文章还发现,信息不对称程度越高、公司治理越差的公司,治理效应越显著.这种效应主要体现贷前甄别企业质量和贷后控制与救助方面,而在贷中监督企业机会主义行为,特别是限制企业滥用现金流方面则没有体现.

关系型信贷 治理效应 银行体系 市场评价 公司治理 企业质量

彭文平 肖继辉

华南师范大学经管学院 暨南大学管理学院

国内会议

第四届中国经济学博士后论坛

大连

中文

713-735

2009-04-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