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山文化遗址出土陶器的科技研究
2000年秋冬之际,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浦江博物馆联合对浦阳江上游地区进行考古调查,在浦江县黄宅镇渠南村发现了1个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上山遗址.在2001~2006年之间分别进行了3次发掘,发掘面积约1 600 m2,出土了大量的石器和陶片.其中陶片早期基本为夹炭陶,而晚期和跨湖桥文化时期则以夹砂陶为主.陶器的主要器形为敞口盆、双耳罐等,还有少量的钵、圈足类器.陶片表面多素面.陶器大多较厚,陶胎破裂面常见片状层理现象.根据对出土的夹炭陶标本进行的14C测定数据,遗址下层年代距今11 400~8 600年.因此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上来看,上山文化遗址是迄今为止在长江下游地区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为了对上山文化遗址陶器的烧制工艺及其近千年的文化底蕴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本研究选取了上山文化遗址不同时期的陶片标本,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这些陶片的化学成分、显微结构及物相组成等进行了测试,并对制陶所用原料的来源情况、制作工艺特点及烧成工艺特征等进行了分析。
出土陶器 科学技术 文化遗址 制陶原料 烧制工艺 陶片表面
王海圣 李伟东 蒋乐平 邓泽群 鲁晓珂 罗宏杰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上海 200050,中国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杭州 310014,中国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11
2009-03-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