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滨海边区最早期的古陶器(岩相观测结果)

毫无疑问,远在更新世末期到全新世初期的古陶器遗址的发现应该认为是在最近二十年来远东考古的最重要成就之一。至今已经发现有十几处这样的远东遗址。它们的陶器有几个显著的特征。其特点从简单平底桶形容器的碎片中体现出来,其完整结构为直口,上表面经平整处理。一连串的小孔往往位于容器的上部口沿下方。该古陶器的显著特点是容器器壁的处理,在器壁上刻画有浅的近于平行的凹槽。这些凹槽的共同方向有的是斜的、水平的、或略呈波浪形。研究认为,年代最久远的滨海边区陶器是采用两种类型的黏土混合料做成:不加人造添加剂的黏土和添加草的黏土。在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实验室中用双筒显微镜、岩相显微镜和电子探针对上述遗址的这种陶器系列样品进行的观察研究,可以获得与原料特性、黏土混合料配方、滨海地区最远古陶器的模制方法有关的新的更为深入的资料。Ustinovka-3陶器样品的显微镜观察表明在黏土混合料中有少量的草类有机物存在。观察到它呈现出空心的孔隙,其中有时充填有炭化物质。岩相观察结果表明在黏土混合料成分中特意加入了细颗粒砂子(花岗岩碎粒)以作为人工调合剂。除了特殊的矿物添加剂以外,在黏土混合料中还发现了有机物质。从其特有的椭圆状或针状空隙可以观察到其痕迹。样品中观察到的单个熟料颗粒的大小不超过0.3 mm。岩相观察发现了采用纯粹的、不掺砂的或加入熟料的略带砂性的黏土。颗粒大小普遍为0.5~1 mm,相当于中等颗粒结构。黏土混合料中的熟料分布是均匀的。采用电子探针分析方法观察研究这个碎片可以测定砂的矿物组成。十分有趣的是在其成分中发现钛铁矿。该矿物在以前远东古陶器中从未发现过。除了矿物添加物以外,电子探针分析表明在陶片中存在不同颜色和不规则彤状的焦炭和黏土颗粒。这些颗粒很有可能是熟料或干燥黏土的颗粒。在这砦黏土颗粒和黏结剂本身的化学成分中含有磷。在天然黏土中存在磷是非常罕见的现象。只有由人故意把骨头加入到黏土混合料中才可能成为磷的来源。观察研究的结果大大地丰富了滨海边区遗址古陶器制备所使用的陶器原料成分和黏土混合料配方的资料。所获得的资料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传统上已形成的一系列观念,这些观念认为使用天然的砂性黏土或加入有机添加剂进行调合的黏土是陶器生产发展早期阶段的典型特征。而使用熟料和矿物调合剂则被认为是陶器生产发展后期的成就。然而在古陶器样品研究中,使用岩相分析和电子探针分析却揭示出了这样的事实,即在9000年前,滨海边区古陶器工匠已经实际上使用了含有矿物添加剂和熟料的黏土混合料的高技艺配方。 所进行的观察研究结果揭示了在距今9 000年前滨海边区已出现2种配制黏土混合料的主要传统配方:①含有矿物添加物的天然黏土;②加入熟料的天然黏土。已经探明的在基本传统框架内配制黏土混合料的配方上的差异可能反映了陶器生产形成期间为寻求最佳配方所作的探索。

滨海边区 古陶器遗址 岩相观测 模制工艺 电子探针分析

O.V.Yanshina A.V.Garkovik

Peter The Greate Museums of anthroplolgy and ethnography RAS (Kunstkamera) 1910038 Institute of History,Archaeology and Ethnography of the Peoples of Far East,Russsian Academy of Scie

国内会议

2009年古陶瓷科学技术国际学术讨论会(ISAC”09)

北京

中文

12-21

2009-03-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