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桐林遗址出土龙山时期陶器的研究

1965年北京大学在山东省临淄区凤凰镇进行考古调查时,发现一处山东龙山文化遗址——桐林遗址,该遗址位于临淄区凤凰镇的田旺村和朱台镇的桐林村之间的台地上,分布范围可达200 hm2,文化层厚达3~7 m,各个历史年代的文化堆积不仅连续,而且十分丰富,包括从新石器时代到隋唐各时期的文化遗存,而以龙山文化堆积为主,距今约4 000年。从20世纪70年代到本世纪初,国家各级考古部门对该遗址进行多次发掘,出土了大量的陶器。这些陶器包含泥质蛋壳陶、泥质黑陶、夹砂黑陶、红陶及白陶等,其中以黑陶和红陶为主,白陶的数量较少。主要器型为鼎、盆、碗、杯、豆、盘、罐,其中包含代表龙山文化制陶水平的蛋壳高柄杯,另外也具有桐林遗址文化本身的特殊性的陶器,如大型夹沙红陶鬲和泥质磨光黑陶盆形鼎。为了对桐林遗址陶器的工艺及其发展过程有较全面的了解,在山东文物考古研究所高明奎先生的协助下,对遗址出土的不同类型的陶片进行了化学组成、加热性状及物相组成等进行了测试,并分析和讨论了该遗址陶片的原料特点及制作工艺的发展过程。从而有可能从陶器工艺技术角度来认识龙山文化时期桐林遗址对黄河流域文明发展所起的作用以及桐林遗址的制陶技术在中国占陶瓷史上所处的地位。

桐林遗址 古陶瓷 制陶技术 陶器工艺

王海圣 李伟东 邓泽群 鲁晓珂 罗宏杰 袁靖 高明奎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上海 200050,中国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 100710,中国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济南 250012,中国

国内会议

2009年古陶瓷科学技术国际学术讨论会(ISAC”09)

北京

中文

56-64

2009-03-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