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凤凰山麓老虎洞窑出土瓷片的研究
老虎洞窑址位于杭州市万松岭南风凰山东麓,杭州市文物考古所在1996年至2001年间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发掘,揭露了宋、元两个时期的遗存,发现了龙窑、素烧炉、作坊等遗迹,还发现了南宋时期的24个瓷片堆积坑,从中出土的瓷片代表了当时制瓷业的最高工艺水平。”1”经过考古学家和材料科学家的共同努力,关于老虎洞窑址南宋时期的遗存就是文献所记载的修内司官窑的观点已得到普遍认同;老虎洞窑址的元代地层出土了大量瓷片和窑具,其中包括一类釉色青灰或灰中泛黄的器物,部分釉的玻璃质感较强,有较多开片,与传世哥窑器物类似,其胎釉成分也与传世哥窑瓷片相似”2”,因此部分学者认为老虎洞窑元代层就是哥窑所在。本研究以老虎洞窑南宋地层的瓷片坑出土瓷片以及元代地层出土的“类官窑”瓷片为研究对象,从瓷片的胎釉化学组成、显微结构出发,比较两个时代瓷片在组成、结构上的异同点,力图为南宋和元代瓷片的科学鉴别提供更多的依据。
杭州市 老虎洞窑址 瓷片鉴别 化学组成 显微结构
李伟东 李家治 罗宏杰 唐俊杰 杜正贤
中国科学院上二海硅酸盐研究所,上海 200050,中国 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杭州 310002,中国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262-274
2009-03-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