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广西宋代窑田岭窑红釉和绿釉的研究

广西窑田岭窑在永福县城南约2 km的方家寨紧靠洛清江边,依山而建。窑田岭窑的窑炉是具有宋代特点的斜坡式龙窑和斜坡式分室龙窑两种。用小泥珠叠装简形匣钵烧成,窑田岭窑址在历史文献中找不到有关窑址记载,出土遗物无明显纪年资料佐证,仅从出土器物特征、窑具和窑炉结构等方面的情况分析,窑田岭窑烧造年代始于北宋晚期,盛于南宋,至南宋末突然废弃。本文根据作者李桦先生提供的窑田岭窑2片铜红釉和1片铜绿釉残片,进行科学研究。发现广西窑田岭窑在宋代以铜为着色元素烧制除了高温铜绿釉外,还发现烧制铜红釉,也许是偶然的试制品,但从色着、器型装饰均比长沙窑的铜红釉提高了一步。

器物特征 窑炉结构 北宋晚期 铜红釉 铜绿釉 窑田岭窑

张志刚 阮美玲 邓泽群 李铧 周华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上海 200050,中国 桂林市文物商店,广西桂林 541000,中国 桂林博物馆,广西桂林 541000,中国

国内会议

2009年古陶瓷科学技术国际学术讨论会(ISAC”09)

北京

中文

299-308

2009-03-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