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娇黄釉”的科学技术研究
景德镇窑是我国陶瓷生产中最重要的窑场之一,其制瓷业有着一千多年的发展历史,尤其是明代以后随着御窑场的设立,其他窑场相继衰落,惟有景德镇窑得到蓬勃发展,其中在陶瓷基础釉料中加入含有着色金属元素的物质,烧成后使釉层呈现出某种固有色泽的颜色釉瓷器更是得到了极大的丰富,所产品种繁多、色彩缤纷,它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是中国传统陶瓷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样品珍贵、稀少等客观条件的限制,致使国内外在皇家专用的景德镇“娇黄釉”方面研究,尤其是科技研究甚少。鉴于以上原因,在景德镇相关部门的支持下,本文对景德镇“娇黄釉”进行了初步的科技研究,采用EDXRF,电子探针和能谱组合、透射电镜等对景德镇“娇黄釉”的化学成分和显微结构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
景德镇窑 着色金属 娇黄釉 化学成分 显微结构
郑乃章 吴军明 吴隽 孙加林
景德镇陶瓷学院,江西景德镇 333001,中国 北京科技大学,北京 100083,中国 景德镇陶瓷学院,江西景德镇 333001,中国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上海 200050,中国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上海 200050,中国 北京科技大学,北京 100083,中国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412-418
2009-03-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