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清晚期粉彩瓷中红、黄、白几种颜料的拉曼光谱分析

釉上彩是一种在瓷胎釉烧成后,然后釉上进行彩绘,并再经较低温度烧制而成的一种彩绘方法。粉彩是釉上彩中一个重要的品种。粉彩瓷在康熙(1662-1722)晚期问世,于乾隆(1735—1796)年间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晚清同治(1862—1875)、光绪年间(1875—1909),虽然在艺术上和工艺上没有什么大发展,但很好地承袭了前朝的技术,尤其是在官窑的作品中,仍有较多的高水平作品产生。 本文对清同治(1862-1875)及光绪(1875-1909)年间的5片粉彩瓷残片的红、黄、白几种彩色进行了拉曼光谱的测量,对比数据库中的资料,结合X射线荧光光谱(XRF)的分析结果,对与拉曼谱相关的材料的化学组分及其在色彩显示中的作用进行了讨论。

粉彩瓷 拉曼光谱分析 彩绘方法 艺术水平 化学组分 清晚期

苗建民 杨百瑞 王健华

故宫博物院,北京 100009,中国 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北京 100875,中国

国内会议

2009年古陶瓷科学技术国际学术讨论会(ISAC”09)

北京

中文

441-446

2009-03-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