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盈田窑青白瓷性能表征与制作工艺探析

盈田古窑址,位于景德镇市东郊14 km处湘湖镇盈田村附近。这里背山近水,北临南河。东面与湘湖和塘下窑址毗邻,周围有14处窑业遗存,分布在盈田及邻近的山脚下和花儿滩3个自然村。盈田古瓷窑址除花儿滩村南侧遗存中有青瓷和白瓷外。其他均为青自瓷,青白瓷的胎釉质地基本相似,器物造型除大小不同外,另无其他差异,可以确认为同一时期的产品。据文献介绍,盈田窑最早兴烧于五代,但五代时期烧造规模较小,其大规模的烧造在北宋时期,而北宋后期开始逐渐衰落。为了对盈田窑青白瓷的制作工艺有一个初步的科学了解,本研究在湘湖镇山脚下村盈田窑遗址采集了一批青白瓷残瓷片样品。采用能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偏光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测定与表征了样品的主次量化学组成、物相组成、显微结构及气孔率、吸水率、体积密度等物理性能。通过这些测试与表征,初步分析了盈田窑青白瓷的制作工艺,并与湖田窑青白瓷进行了对比.

盈田古窑址 青白瓷 性能表征 制作工艺 物理性能

曹春娥 饶宗旺 陈云霞 郑乃章 吴隽 曹建文

景德镇陶瓷学院,江西景德镇 333001,中国

国内会议

2009年古陶瓷科学技术国际学术讨论会(ISAC”09)

北京

中文

447-454

2009-03-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