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庐山远公话》的修辞格运用
《庐山远公话》是敦煌发现的变文中最长、最典型的话本。它讲述东晋高僧慧远的神奇故事,从而宣传佛教思想。原卷末尾注明“开宝伍年张长继书记”,据此可知此写卷为北宋初年(972)的抄本。它的出现明确宣告了宋代之前就有话本的流传,而且它已经达到了相当成熟的水平。 本文分析了《庐山远公话》在修辞格上的使用特点。文章指出,该文善于运用比喻、夸张、对偶、排比、顶真、回环等多种修辞格。这些修辞格使得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形式整齐匀称,气势贯通畅达,结构紧密,语意连贯。
古代文学 文学语言 修辞格运用 《庐山远公话》
罗庆云
江汉大学语言文学研究所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国内会议
武汉
中文
517-525
2006-11-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