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汉语“了”教学三议

本文对“了”语法意义的实现情况进行介绍,分析了影响“了”使用与意义的各种因素,并从时态因素、共同心理因素以及必要与灵活因素等方面简述了“了”习得的策略思考。

现代汉语 虚词 对外汉语教学 教学策略

周静 杨海明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 510610

国内会议

第二届现代汉语虚词与对外汉语教学研讨会

上海

中文

515-526

2006-03-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