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浊毒”立论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经验
胃食管反流病(GERD)现代医学研究认为,本病为食管动力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与食管动力异常、食管下段括约肌压力异常、一过性下食管括约肌松弛以及胃排空异常、胃内压力过大引起胃液与胆汁、胰酶等过多反流、食管黏膜防御能力下降有关。临床表现有反酸、烧心、骨后灼热疼痛、口苦、呕吐苦水,以及暖气、上腹饱、咽部不适等。与中医学之吐酸(吞酸、反酸)、嘈杂、呕吐、噎膈、胃痞、胃痛、痞满、梅核气、胸痹、胸痛咳嗽等相当。近来研究发现,不良生活习惯,如暴饮暴食、嗜好烟酒、甜食及高脂肪、高热量饮食,精神心理因素,越来越成为胃食管反流病发病的主要诱发因素。我们以“浊毒”理论为基础,以“浊毒”立论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效果明显,本文对此进行了总结介绍。
胃食管反流病 浊毒理论 发病机制 中医学
李佃贵 李刚 孟宪鑫
河北省中医院
国内会议
深圳
中文
91-92
2009-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