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未病”思想在胃癌防治中的应用
中医“治未病”思想首见于《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言:“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历代医家在此基础上不断继承和发挥,形成了我国卫生界所遵守的“预防为主”的战略。“治未病”是采取预防或治疗手段,防止疾病发生、发展的方法,它包含了两种意义:一是防病于未然,强调摄生,预防疾病的发生;二是既病之后防其传变,强调早期诊断和治疗,及时控制疾病的发展演变。众所周知,中医“治未病”的治疗观和中药较小的毒副作用,在肿瘤的防治中表现出了独到的优势,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和关注。而现代医学所强调的根治手术、放、化疗等均是在肿瘤发生以后采取的应对措施,且因其毒副作用大、免疫抑制强,严重影响了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基于此,笔者结合临床经验,谨以中医“治未病”的思想就中医药在胃癌防治中的作用做一阐述,以飨同仁。
胃癌 中医治疗 中药学
李佃责 史纯纯 崔建从 俞芹 娄莹莹 杜艳茹
河北省中医院 050011 河北医科大学 050011
国内会议
深圳
中文
192-194
2009-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