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李佃贵教授论治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癌前病变

胃癌是一个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全球的胃癌负担越来越重,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自1982年人体胃黏膜成功分离出一种螺旋样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后,引起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H.p感染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许多研究证实H.P感染者胃癌前病变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无感染者,H.p感染已被证明是人类非贲门胃癌最常见的危险因素,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研究会将Hp定位为I级或明确的致癌因子。研究表明根除幽门螺杆菌可预防胃黏膜癌前病变的发生,逆转癌前病变,或至少减慢病变进展,降低胃癌发生的危险性。包含PPI、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或甲硝唑一日两次给药的三联疗法仍推荐作为首选疗法。但是根据中华医学会的要求,理想的根除方案应该达到如下标准:根除率达80%以上,疗程7~14 d,患者依从性好,无严重副反应,耐药性发生率低,价格便宜。据此标准西医目前尚无完全符合以上标准的治疗方案。而研究表明许多中医疗法在抗H.p治疗方面能收到较好的疗效。李教授在长期医疗实践及参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癌前病变,取得明显疗效。

胃癌 幽门螺杆菌 癌前病变

俞芹 崔建从 史纯纯 娄莹莹 李佃贵

河北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 050017 河北省中医院

国内会议

第二十一届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

深圳

中文

260-262

2009-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