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治疗进展

肠易激综合征(imitablebowel syndrome,IBS)目前认为是一种肠功能紊乱性疾病。临床上以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和大便性状异常等为主要特征,常呈间歇发作,经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过去常用结肠功能紊乱、结肠过敏、痉挛性结肠炎、黏液性结肠炎等命名。1966年由美国Delor医师倡用此名,1988面首次罗马会议上正式定名,1999年罗马会议明确提出过去1年内有12周发生症状才称为IBS。该病相当常见,在西方国家占人群20%-30%左右,亚洲国家报告发病率相对较低,我国初步的流调资料提示占人群10%左右,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本文主要介绍了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治疗进展。

肠易激综合征 中医治疗 流行病学

王静

广东省中医院内二科

国内会议

第二十一届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

深圳

中文

417-420

2009-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