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对肝性脑病多靶点的治疗作用
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rty,HE)是肝硬化晚期常见并发症,它是由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以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及昏迷为主要表现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征。治疗较为复杂,死亡率高。 肝性脑病的发病机理迄今尚未完全明了,一般认为产生肝性脑病的病理生理基础是肝细胞功能衰竭和门腔静脉之间有手术造成的或自然形成的侧支分流。主要是来自肠道的许多代谢产物,未被肝脏解毒和清除,经侧支进入体循环,透过血脑屏障而至脑部,引起大脑功能紊乱。有关肝性脑病发病机制有许多学说,其中以氨中毒理论的研究最多。此外还有假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苯二氮卓(GABA/BZ)复合体学说、色氨酸、锰的毒性等学说。由于肝性脑病的发病机理较为复杂,至今仍缺乏有效治疗措施。 大黄为要科植物掌叶大黄、药用大黄和唐古特大黄的根和根茎,味苦、性寒,归脾、胃、大肠、肝、心经,有泻热通腑、凉血解毒和逐癖通经之效.大黄中含有葱酿衍生物大黄酚、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甲醚等以及蕙酮和双葱酮衍生物大黄酸、番泻贰等,此外还含有d-儿茶素、没食子酸、辑质、二苯乙烯类化合物等物质。近几十年来,大黄的临床和药理研究颇受关注,本文就其在HE治疗中的可能作用机制做一综述。
肝性脑病 大黄 临床药理 多靶点治疗
李丽青 朱迪
湖南中医药大学 湖南 长沙 410007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湖南 长沙 410007
国内会议
深圳
中文
493-494
2009-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