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志峰主任对溶血性贫血的中医治疗
溶血性贫血(hemolytic anemia)是由于红细胞破坏速率增加(寿命缩短),超过骨髓造血的代偿能力而发生的贫血。骨髓有6~8倍的红系造血代偿潜力。如红细胞破坏速率在骨髓的代偿范围内,则虽有溶血,但不出现贫血,称为溶血状态(hemolyticstate)。正常红细胞的寿命约120天,只有在红细胞的寿命缩短至15-20天时才会发生贫血。慢性溶血多为血管外溶血,发病缓慢,表现贫血、黄疸和脾大三大特征。因病程较长,患者呼吸和循环系统往往对贫血有良好的代偿,症状较轻。本文主要介绍了廖志峰主任对溶血性贫血的中医治疗方法。
溶血性贫血 中医治疗 红细胞 慢性溶血
张慧君
甘肃省中医院消化科
国内会议
深圳
中文
596-599
2009-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