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质学说及其在胃病防治中的应用
中医体质学说理论体系的构建,为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与应用拓展了新的学术领域。体质是对个体心身特性的概括,是个体在遗传的基础上,在内外环境的影响下,在生理发育的过程中形成的个体特征。体质是通过组织器官表现出来的脏腑气血阴阳之偏颇和功能活动之差异,是人体生理活动综合状况的反映。 脏腑是构成人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中心,所以脏腑盛衰决定体质,脏腑的形态和功能特点是构成并决定体质差异的最根本因素。《灵枢·本藏》说:“五脏者,固有大小、高下、坚脆、端正、偏颇者;六腑亦有小大、长短、厚薄、结直、缓急。”由于个体的五脏六腑的特质差异,造成了个体的体质差异。本文主要介绍了胃质学说及其在胃病防治中的应用。
胃质学说 胃病防治 中医体质学说 五脏六腑
何晓晖
江西中医学院
国内会议
深圳
中文
638-642
2009-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