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舌脉相合在脾胃病辨治中的运用体会

《内经》提出:“微妙在脉,不可不察”,但又叮咛说“能合色脉,可以万全”。总之,四诊合参,无遗巨细,方法愈多,诊断愈确。望舌是望色的重要组成部分,舌象的变化,能客观的反映正气盛衰,病邪浅深,邪气性质,病情进退,可以判断疾病的转归和预后,可以指导处方用药。因为舌为脾之外候,苔乃胃气之所熏蒸,察舌可占正气盛衰,验苔以识邪之出入,验苔亦可察胃气之存亡。在脏腑中,尤以脾胃与舌的关系更为密切。脉诊是中医诊断学中精华之一,运用于临床确有重要的诊断意义,是中医诊断的宝贵经验.在脾胃病诊断中,多舌脉相应,.亦常遇见舌与脉不相应的情况下,二者辨证统一,皆为真象,其中必有一为本一为标,或舌为本,脉为标;或舌为标,脉为本,本文举例说明了舌脉相合在脾胃病辨治中的运用体会。

脾胃病 舌脉相合 中医辨治

陈世旺 田旭东

甘肃省中医院消化科 兰州 730050

国内会议

第二十一届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

深圳

中文

642-643

2009-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